首页

舔足sm 下载

时间:2025-05-28 12:55:05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16751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菲律宾要求中方归还冲突事件中缴获的武器 外交部: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

海南“村VA”赛事还牵动海外侨胞的心。“能够亲自到现场目睹这种热闹场面,听到热烈的欢呼声,让我非常感动。”回到文昌观看比赛的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林秋雅说,“海南‘村VA’开赛以来,很多马来西亚华侨和华人都会在网上观看比赛直播和新闻,海南‘村VA’成为大家了解文昌排球文化的一个窗口。”

纪录片“央宗的家”国内首播 展现香格里拉的“平民史诗”

本次大会旨在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旨演讲、大熊猫文化交流合作对话,共同探寻全球熊猫伙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关爱大熊猫人士和绿色发展实践企业等多领域的熊猫伙伴,共同奔赴大熊猫故乡,共论绿色发展新探索,共倡生态文明新未来。

会晤结束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将习近平主席送至上车处

提升数据要素资源利用效能,制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时间表与行动路线图。无论是2029年完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还是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提升数据要素资源利用效能,制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安排,是一项涉及区域协同、产业调整、技术攻关、制度优化的重大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协调不同部门和区域之间的关系。我国应在国家层面建立高水平的长效沟通协调机制,据此形成区域、产业、技术、制度等层面的改革清单、任务清单、时间表与行动路线图。

老站换新颜 汕头站新站房正式启用

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 专家学者共议如何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

同时,今年共计增加10个移动监控探头,分别对场内数家集中供餐单位及新闻中心临时供餐点位进行了移动监控设备安装,可360°翻转查看点位上的各方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应急指挥调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